TEL: +86-185 5169 5566

全球定位系统

Aug,02,2024 << Return list

Glonass

GLONASS(格洛纳斯)是俄罗斯制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自 1950 年代后期开始创建,但仅在 21 世纪零年代才在民用领域广泛使用。它目前属于俄罗斯联邦。

经常有人说“ GLONASS是GPS的类似物”,但事实并非如此。苏联科学家比美国人更早地开始创建卫星导航系统:在苏联,该技术的基础是在 1958 年开发的,而在美国,他们在 1959 年第一个人造地球发射后考虑使用航天器进行导航苏联的卫星。

GLONASS 轨道星座包括 26 颗卫星,其中一颗处于进入系统的阶段。



图片1.jpg 



卫星的位置

GLONASS 卫星放置在三个平面上,它们以 64.8° 的标称角度向赤道倾斜,并以 11 小时 15 分 44 秒的周期旋转。它们与地球的自转异步移动。这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轨道系统,与 GPS 轨道不同,它几乎不需要对航天器轨道进行校正。此外,即使将几颗卫星带出轨道,这也不会影响俄罗斯联邦领土上的导航可用性。反过来,GPS 卫星在六个平面上,倾斜约 55° 并同步转动——它们需要地面校正站来进行准确的地理定位。

 

数据传输方法

卫星传输的信息使用不同的协议进行加密:GLONASS 具有 FDMA,这是一种更耗能的协议,但具有更好的数据保护;GPS具有经济且安全性较低的CDMA。

 

定位误差

对于 GLONASS,它是 3-6 m,对于 GPS,它是 2-4 m。

 

覆盖范围

GLONASS 覆盖了俄罗斯联邦全境的 100% 和地球的 70%。另一方面,GPS 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除了极圈附近的纬度 - 问题在于轨道的倾角。

 

北斗

第一步是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1994年,中国启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2000年相继发射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03年发射第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进一步增强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性能。

第二步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服务:

2004年中国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底完成5颗GE卫星、5颗GSO卫星和4颗MEO卫星组网具备区域服务能力。

2017年开始北斗三号开始进入卫星的密集发射,全球组网期,2019年6月25日0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前,成功发射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该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十一颗组网卫星、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2020年北斗三号30颗卫星向全球提供完全服务奠定基础。

北斗三号空间段由30颗卫星组成,其中包括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GSO)卫星和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运控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监测站等30余个地面站。

北斗三号系统与其它GNSS相比的最大特色,是具有区域短信息通信服务和全球短信息通信服务。

 

GPS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伽利略GALILEO

伽利略系统的的三大投资方(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对该系统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目标。1999年,这些目标被这三国工程师组成的联合小组精简为一个。2003年5月26日,欧盟和欧洲空间局正式批准了这个项目的第一阶段计划。伽利略系统主要用于民用,而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更加偏向军事用途。伽利略系统仅仅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才会因为军事目的而关闭。对于军用和民用终端来说,该系统都提供最高的定位精度。

2023/1/27,欧空局近日在第 15 届欧洲太空会议上宣布,经过工程师在 ESTEC 技术中心几个月的测试,目前由 28 颗卫星组成的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其高精度定位服务 (HAS) 已启用,水平和垂直导航精度分别可达到 20 厘米和 40 厘米。

 

图片6.png 


“与 Galileo Open Service 相比,校正速度非常快且频率很高 —— 每 30 秒更新一次卫星轨道,每 10 秒更新一次卫星时钟,”ESA 的伽利略系统性能工程师 Daniel Blonksi 解释道,“并且 HAS 校正消息的设计方式使得合适的接收器可以从多颗卫星广播中受益,从而非常快速地重建整个消息。”